天天讯息: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今日举行 诺奖得主、院士、人气科普明星这样说……
新民晚报| 2022-08-20 15:35:12

图说:主旨大会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良好的科技传播生态是要有激情的。”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在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主旨大会嘉宾对话环节如是说,“科学不光是有用的,也是有趣的。一旦科学家和群众之间的心理发生了共振,这份力量是非常大的。”今天上午,以“创新·传播·融合”为主题的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在上海科技节首日举办。


(资料图片)

上海科技节是上海科普工作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努力,上海社会化的科普工作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泛在共享的创新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在上海科技节期间举办科技传播大会,既是上海科技节的创新探索,也是上海科普工作扎实推进的一项关键举措。大会邀请诺奖得主、科学大家、科技传播实践者、人气科普明星、理论学者等,就科技传播矩阵融合构建,科学家共同体与公众互动连接,公众如何参与理解科学,万物互联态势下的科技传播策略等展开对话讨论。

在主旨大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刘多介绍,近年来,上海科普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建成上海科技馆等市级科普基地285家、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29家,平均每8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基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4.3%,继续位列全国首位。

当前,市民科学素养对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刘多副市长表示,上海将通过搭建社会化平台、突出专业化支撑、坚持国际化视野这三点,来找准科普与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相互融合的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新模式。

刘多说,上海将强化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对科普场馆的功能提升作用,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在科普场馆展出;并积极引入国外顶尖科学家和科学传播机构,为上海市民带来形式多样的科普体验。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目前正在上海隔离,他通过全息影像带来演讲。他带来了虚拟全球实验室(VGL)的概念,“这是一个新的概念,旨在建立一个灵活的科研结构,最大程度发挥全球多样性优势,它兼具线上和线下交流的作用,能尽可能扩大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在莱维特看来,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以及信息、互动与交流领域的进步,高效地开展科技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现在正合适举办首届科技传播大会。

图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2013年)迈克尔·莱维特在用全息影像技术发言

在莱维特的想法中,虚拟全球实验室有一个科研小组,这个小组可能由5人组成,其中包括一名行政助理和一名实验室经理。他们将以该小组为核心,在斯坦福大学建立另一个小组,也是由5人左右组成,然后慢慢扩大,将美国、欧洲、英国、亚洲等世界各地的年轻研究员吸纳进来。

“我清楚地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广播里天天播报原子弹研制成功、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后来学了化学、研究化学,知道这些伟大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回忆,他说这是自己与化学的第一次会面,也是这次会面在他心中播下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成为探索化学未知世界的动力。

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特聘研究员 丁奎岭

丁院士感慨,科技传播和科普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给社会大众营造一种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氛围。他时常假设,如果儿时的故事发生在现在会是什么样?“可能影响改变我的不再是播音员,而是更多走到我们面前的科学家。”

嘉宾对话环节,主持人向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博士、新媒体科普博主唐骋抛出了“伪科学”的关键词。唐骋这个名字或许陌生,但要提到他在B站上的名字“芳斯塔芙”,你是否有印象了呢?唐骋用了一个“生态圈”的比喻来回答,“一块田有坏的怎么办,靠人工拔是拔不完的。最好的方法是在里面种好的粮食。”他说,“我们的任务就是给互联网这样一个大生态田种好粮食,挤压‘反智’的空间,减小对社会的危害。”

图说:现场嘉宾对话

从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到中国科学社落户上海,从青霉素量产到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诞生,在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始终镌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里。汪品先院士由此提出建议,在上海建立海派科普,“海派是个正能量的词,代表着融合和创新。上海要做排头兵,为建设一座海派科普城市奋斗。”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科技
消费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