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期间,农村新冠治疗的“四件套”(“抗病毒+抗生素+激素+退烧药”)一度走红。其方便、便宜、看起来药效快,号称超过专家的特效药,以至于不少地方都给65岁以上老人专门配备了“药包”。
感冒就上头孢、发烧就输液,一位医师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基层医生开药时使用“四件套”、“三素一汤”(“抗生素激素维生素+静脉输液”)不仅在新冠期间出现,而且已持续多年。
(资料图)
但是,“四件套”的走红实际上暴露了基层卫生机构对抗菌、抗病毒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所谓“四件套不仅并非”神药,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据有关数据统计,部分基层使用抗菌药仍高达六成,而抗菌药的滥用造成耐药性已成全球性卫生问题。
近日,关于基层村卫生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首个团体标准发布,其中要求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一个POCT(白细胞检测设备)。“四件套”流行之风能否就此遏制?村卫生室配备检测设备又能否解决基层用药难题?
“四件套”背后的基层用药难题
有药师曾向界面新闻分析,“四件套”反映出村民欠缺的健康意识和就医心态——直到扛不住了才去诊所,于是更期望药品疗效快。
另一方面,基层医生缺乏系统培训,多凭经验用药,手头能够使用的药物也相对有限。“我们目前基层医生绝大多数没有经过高等级的医学学历教育,在国家层面上乡村医疗机构有一个助理医师就是很不错的人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主任刘杰说:“缺乏针对性的专业训练,基层医生对于细菌性病毒性感染常见的病难以做出正确诊断,治疗用药缺乏有效依据,普遍存在经验用药的情况”。
人才匮乏的情况下,能否依靠医疗设备提升诊疗水平?刘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很多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严重不足,缺乏必要的检验检测设备,至少不具备细菌和病毒病原学的诊断能力。一个典型的现象是,接近60万的村卫生室,行医却仅靠“老三件”: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
省钱也是许多基层病人主要所看重的,前述药师还表示,“村医四件套”从药学上来说非常不合理,但实际上农村也没有更多选择。除广谱抗病毒注射贵一点,大概要二、三十元,其他药品只需几块钱,四件套下来费用也不高,是村民可以承受的。
在上述原因之下,基层医疗常常滥用抗生素,而滥用的抗生素在新冠期间不仅不能对病毒起到作用,而且极易因滥用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导致耐药性加快,当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经远远跟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迟早将“无药可用”。
为改善基层抗菌药使用的问题,我国曾出台多个相关政策进行呼吁和管理,被称之为最严限抗令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于2015年正式实施;2017年,国家卫健委又发布规定限制门诊静脉输注抗菌药物;2021年4月,国家卫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遏制耐药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将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合理用药考核。
一系列政策冲击之下,对抗生素的滥用确实有所遏制,但无法真正遏制基层抗生素的滥用。
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赵凌波在2014年的调研中发现,78. 40% 的农村居民表示在感冒时会选择使用抗生素类药品,村卫生室的感冒处方中抗生素使用率占 70. 91% 。2021年全国抗菌药临床使用监测报告显示,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已经低至6.4%,但地区不平衡十分明显,例如有论文显示,2021年甘肃肃省基层用药占比仍在60% 左右。
首个“团体标准”发布
“我们仅仅以号召、教育的方式要求各级医务人员,特别是缺乏临床化验条件的基层医务人员,要根据是否细菌感染来使用抗生素,收效甚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说。2016年他就提出,在基层推广使用白细胞快检技术。
“只有为基层医生配备必要的技术装备条件,才能改变局面”,刘杰说。
4月20日,基层抗菌用药的首个团体标准《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设备配置村卫生室》(下称《标准》)发布,自即日起开始实施。《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将POCT推广至基层村卫生室。
《标准》将村卫生室设备配置分为ABC三档,例如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使用更高的设备标准A级,涉及的设备更多样。而D级的村卫生室不具备POCT设备(白细胞分析仪),属于不合格,未被本标准纳入。即使是最低等级的C级村卫生室,也需要具备POCT。
所谓POCT( point-of-care testing)通常简称现场即时检验设备。刘杰介绍,将其配备给医护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做血液白细胞计数,结合体温判断是否细菌感染。据介绍,POCT的学习成本较低,刘杰告诉记者,自己在基层推行过POCT的试行,“医生护士技师药师都可以用,经过一定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也可以用(POCT)。”
按照这个《标准》,未来每个村卫生室都要有一个POCT,并在白细胞检查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
《标准》还详细规范村卫生室使用抗生素的病种范围,规定村卫生室应在可以识别和初步诊断的疾病中使用抗生素,列出79种病种;村卫生室应该完成相关的检测项目,结合临床初步判断为细菌性感染,方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前述《抗菌用药管理办法》规定,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级管理,医生也对应不同职称才能使用这三种药物。这也意味着,基层医生大部分只有初级职称,只能使用非限药物,《标准》则规定村卫生室只能选择基本药物。
能否落地?
“《标准》能够推行的确可以改善目前基层滥用抗菌药的现状,但前提是基层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有相应的人力保障。”原北京和睦家医院药师门诊主任冀连梅告诉界面新闻。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村卫生室数量减少1.0万个,村医总人数136.3万人,执业(助理)医师仅47.6万人,占比不到三分之一。
而能够行使POCT的医师应当要具备相应资格。据今年3月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
此外,《标准》限定的79种病种,究竟能否适应临床应用,还是要基层医师根据病情情况而定。
冀连梅还担心,村卫生室人手一个POCT可能造成过度检测、抬高相应费用、增加村民就医负担。究其原因,地方卫生室是否具备意愿使用仍成问题。她认为,要防止滥用抗菌药的情况,当前首要任务是要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刘杰告诉记者,此前国家也大规模在基层推行过健康一体机,但最终未能推行下去。
国家卫健委在2016年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中央投入21.64亿元,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扩大的方式开展村卫生室医疗设备购置项目,按照2万元/台的标准,为有执业(助理)医师的村卫生室配备健康一体机,22个省市共配备约10.88万台。
且团体标准只是对村卫生室的用药工作做“建议和引导”,相比于国标和行标,团体标准不具备强制约束力。
“村卫生室这个级别没有国标、没有行标,(此)团体标准已经是目前最高的标准了。”刘杰向界面新闻解释,该团体标准填补了国内村卫生室系统缺乏标准规范的空白,虽然目前不具备强制效力,但是国内第一个相关标准,团体标准的出台未来可能促进行标或者国标的出现。下一步会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相关标准。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