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焦点!“糖水爷爷”遭网暴,好事是如何变坏的?
中国青年网| 2022-08-19 08:43:29

日前,一位在武汉街边卖糖水的爷爷登上热搜。老人摆摊卖了17年的糖水,坚持一两块钱一杯不涨价,市民纷纷点赞,网友亲切地称他为“糖水爷爷”。可是很快,这件好事的叙事走向就发生了偏转,质疑和网暴纷至沓来。有人质疑他不戴口罩和手套,食材不干净,还有人造谣他卖糖水是因为子孙不孝、无依无靠。最终,为了平平静静地生活,老人在与家人商量后,决定放弃做糖水生意,不再出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源:长江日报

极目新闻在评论文章中反问:“网络让大家从‘糖水爷爷’那里得到了甜味,却回馈给了他什么呢?”红星新闻评论则用八字总结:“恶语喧哗,好人退却”。

那么,一桩好事,究竟是如何变坏的?

事实证明,很多针对“糖水爷爷”的质疑都站不住脚。有记者现场探访后发现,“糖水爷爷”做糖水的房间收拾得很干净,东西摆放地整整齐齐,食材都是真材实料。老人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生活平静,并无子女不孝。对此,红星新闻评论指出:“质疑食材不干净,可以让相关部门去检测,但造谣老人子孙不孝,尤其在一众键盘侠加入之后,这样的口水之争已经不止停留在食品安全上,它变得复杂,甚至无界。当那种杂糅了各种情绪的质疑和猜测、造谣,偏离了原有的讨论主题,上升为群体性的网暴时,将会淹没一个人的生存空间,让置身其中的人百口莫辩。”

在澄清之后,我们更应探讨的是:屡屡发生的网暴事件背后,有着怎样的心理机制?这些毫无根据的指责和质疑是如何在网上铺天盖地传开的?社会又该如何保护“糖水爷爷”们不被无故“插刀”?

躲在屏幕背后的网暴者,究竟是怎样一些人?《三联生活周刊》在一篇采访中指出,他们不全是生活不如意的“失败者”。“他们大都年龄尚轻,但都有着不小的‘网龄’,他们涉世未深,也经历着各不相同的人生处境,有的想通过互联网‘主持公义’,实现抱负,有的只是出于发泄、无聊、玩笑或者焦虑。他们是现实中的普通人,但在网络上,他们可能会表现出极度的冷酷、漠然和固执。”

可见,网暴者并非千人一面。对于他们的理解,显然不是一句简单的“键盘侠”所能概括的。作者提出:网暴者可能并不是一种人,而是一种“状态”,它来自人类自身对关注的渴求、对暴力的热衷和对娱乐的追逐。作者认为,要治愈这种“状态”,学会如何去爱,不妨从留下一条友善的评论做起。

老人卖廉价的两元糖水,糖水质量就必定有问题;六七十岁还在摆摊,就一定有坎坷遭遇……很多网友表示实在不明白网暴者的“脑回路”:为何他们总爱无端猜忌、恶意揣测,遇到好事非要“等反转”?

对于这种现象,光明网评论员文章分析道:“不能说这样的推测是带着恶意的,但它至少反映出,大家对‘远方’和他者的认知是偏狭的。”“互联网的普及,或者说线上生活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丧失对‘远方’及遥远的他者的共情,缺乏对‘远方’世界的多元理解。”“很多人关心世界,但心灵却并没有变得那么开放。”

另外,在互联网的传播机制下,语言暴力的破坏性和杀伤力也会加大。“糖水爷爷”在接受采访时就说:“9万人都说不卫生不干净,我心里像插把刀一样。”事实上,这9万人中,可能很多都并未经过严肃思考,只是从众心理下的点赞和跟评,这也反映了网暴对极端情绪的放大。中国传媒大学王四新教授在接受钛媒体采访时表示:“超大规模的网民人数,使网络环境更加复杂,网民对待相同信息反应也会不同。网民素养参差不齐,被信息洪流席卷并反复横跳,大概率成为网络暴力的帮手。”

图说:武汉“糖水爷爷”已搬家,留下字条:想安静地生活,谢谢关心。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当复杂的心理机制与传播效应交织,网络暴力问题何解?

明确网暴定性、抬高网暴成本,无疑是重要一步。人民网评指出:“现实中,依旧面临着对网暴行为及其后果的准确定义定性困难、不同平台标准缺失,处置标准不一等困难。”“为此,仍需要个人、司法机构、警方和相关平台多方协调、共同发力破题。”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网暴是网络社交生态中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严重侵权行为。根据网暴的严重程度、性质和影响范围不同,网暴行为涉及到网络侵害人格权、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寻衅滋事、诽谤等诸多方面。”网暴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进一步细化相关标准和管理办法的必要性。

正如正观快评指出的:“或许人们的悲欢并不相通,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却是通用的。”当网暴变得“没那么容易”,当每个人涵养起足够的共情力,类似糖水摊“好事变坏”的事件才能被真正避免。

原标题:“糖水爷爷”遭网暴,好事是如何变坏的?丨媒体札记

科技
消费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