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五月的花朵,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2月12日上午8点30分,国铁济南局青岛客运段北京动车队的学习室里,响起了《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的歌声。
“这是青京‘共青团号’列车乘务组出乘前必唱的歌。”24岁的列车长刘皓说,唱团歌、学习客运知识和服务礼仪、话术训练是“共青团号”乘务组的“出务三部曲”。
(相关资料图)
刘皓所在的北京动车队获得过“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并保持至今。在这个车队,每一名新进成员上的第一课就是“荣誉教育课”。“通过组织他们参观荣誉室,培养自豪感和责任感,让他们认识到成绩既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团队的孜孜追求,认识到成绩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刘皓介绍。
往返于青岛至北京南的“共青团号”复兴号动车组,担当着G206次/G209次/G214次/G201次/G1070次/G1079次旅客运输任务,全程4720公里,在青岛和北京之间来回6次。
刘皓带的乘务组里,年龄最小的成员21岁,最大的34岁,她们都是车队精挑细选出的业务素质过硬、形象气质俱佳、工作表现优异的青年骨干。
“各位旅客上午好,欢迎您乘坐济南局共青团号列车,列车在1、16车厢为旅客提供阅读书籍,欢迎您阅览。”上午10点50分,“共青团号”G206次复兴号动车组驶出青岛北站后不久,车内响起悦耳的广播声。
原来这是“书香进高铁”服务项目专门录制的广播宣传词。为倡导旅客放下手机,乘务组提供了阅读1小时的特色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为中小学生介绍复兴号动车组的“研学行”和呼吁青年旅客一同帮助重点旅客的“青年帮”广播宣传,这些都是“共青团号”的特色服务举措。
为提高职工服务能力,“共青团号”乘务组坚持开展服务礼仪和普通话等日常训练,营造职工对标达标、比学赶超的风气;还组织青年职工进行交流学习,丰富服务经验。
“六个一”服务理念和“3A”服务法是这个班组提升旅客满意度的两大“法宝”。“六个一”即:一心一意为旅客服务,一言一行对旅客负责,一举一动让旅客满意;“3A”即:服务覆盖Anytime(任何时间)、Anywhere(任何地点)、Anyhow(任何方式)。
伴随着乘务组服务技能的不断提升,班组每趟车携带的“便民箱”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只要是旅客在旅途中求助过的物品,细心的乘务组成员们都会记下,不断补充着“便民箱”里的物品。
中午11点45分,正在吃午饭的刘皓接到济南东站打来的电话,一名用担架抬上车、去北京就医的患病儿童,需要事先把商务座椅调整成平躺的位置。
扔下碗筷,刘皓急忙赶到1号车厢,和乘务员一起将患儿的商务座椅调整好。15分钟后,列车到达济南东站。刘皓和乘务员协助车站工作人员将患儿及家属接上车并引导至座位。
除了8岁的患病儿童,陪同乘车的还有孩子母亲和3名医护人员,但他们的座位都在相隔较远的6号车厢票。由于商务车厢座位已满,乘务员张慧敏贴心地送来“爱心凳“,方便家属和医护人员途中照顾,并与北京南站工作人员提前联系,通知他们做好接车准备。
“老、幼、病、残、孕旅客,都是需要我们重点服务的旅客。我们会在工作中使用的终端机上,标注好每名重点旅客的座位,途中巡视车厢时会主动询问他们的需求,给予重点关注,到站前重点提醒、帮忙拿行李协助下车。”帮忙传递爱心凳的邓妍说。
21岁的邓妍参加工作不满两年,是这个乘务组里年龄最小的,别看她忙起来风风火火,在与旅客交流、待人接物间,又透出超越年纪的稳重和细心,“在这样的标杆集体中,大家虽然负责不同的车厢,但能感受到团结协作、想方设法为旅客服务的工作氛围,我也在不知不觉间融入其中”。
在邓妍看来,这就是共青团组织的活力和特色,也是“共青团号”传承的价值所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通讯员 王敏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