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人智慧丨“朱子代码”如何影响世界,为今人答疑解惑?
新福建| 2025-10-20 10:56:12

八百年前


(相关资料图)

在福建考亭

朱熹完成了儒家思想的“升级迭代”

朱子学(亦称闽学)

这串爆款的“东方代码”一经问世,就在中华大地扎根生长,之后一路破圈,火遍东亚不说,还冲破了“文明次元壁”,在西方也留下了深刻的文化符号,更为今人解决难题提供着智慧。

《闽人智慧·何以朱子 何以考亭》第三期,来讲讲朱子学这段鲜为人知的高光历史。

01

PART

红透三朝的“考公权威”

先说华夏大地,朱子的思想影响力渗透了元明清三朝,《四书章句集注》成了科举指定教材、出题的标准答案,这就好比朱子间接担任了几百年的考公命题组组长!

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 清代《四书章句集注》图源:北京大学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会问,这事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实际上在元以前,科举考试的内容非常混乱。唐朝考诗赋,宋朝前期考“经义”,但不同学者的解释五花八门,比如同样讲“仁”,有的说“仁是爱人”,有的说“仁是忠君”,考生随便捡自己会的写,官员对政策的理解也天差地别。

就像你和你的同事们办公,有人用微软,有人用苹果,还有人在用鸿蒙,发消息、传文件都不是一个系统,治理效率当然上不来。而统一了科举教材后,让天下文官既能保持对治理逻辑的共识 ,又能在这套框架下协同做事,避免各执一词、陷入内耗。

武夷精舍内部 图源:福建纪检监察

这套框架的效果有多惊人呢?

明朝陕西巡抚周忱在赈灾时奏疏皇帝:“臣按朱子《孟子集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关中饥民皆陛下赤子” 。这位江南出身的官员,在西北大地靠朱注争取到三十万石赈灾粮。

而清朝康熙年间的黄州知府于成龙也用同样的逻辑整顿吏治。这位被康熙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的硬汉,在平定东山匪患后下了道狠令:“官吏下乡不许派百姓一针一线!”他在给朝廷的《抚黄州书》里写着:“朱子集注有云‘节用而爱人’,若取民一钱,即违天理一分。”

你看,后世的文官仿佛从同一个“培训学校”毕业的,他们对治世的看法,有着相同的认知。

02

PART

走出国门的“东方外挂”

朱子学在华夏生根的同时,也迅速“火出圈”。在东亚地区,13世纪《四书章句集注》传入朝鲜后,引发震动,人称“圣人之道,尽在是矣”。

朝鲜国王一看,这思想太好用了,干脆定成国教。不仅官员选拔必考《四书章句集注》,地方治理也照搬朱子的乡约制度,朝鲜更是在《朱子家礼》的基础上,制定了极其详尽的《国朝五礼仪》,从国王祭天到百姓婚丧,每一步都规定得明明白白。如今,韩国仍有不少纪念朱子的祠堂。

位于韩国全罗南道和顺郡的朱子庙。陆睿/摄

江户时代的朱子学成为日本官方哲学,日本武士阶层推崇的忠诚、克己,其哲学基础源自朱子学。被德川家康重用的学者林罗山,将朱子学用作江户幕府的官学。

更有意思的是,反对幕府统治的学者也引用朱子的思想进行批判,为明治维新埋下了伏笔。朱子学“即物思维”“格物穷理”的思想方法,为日本理解与接受西方自然科学提供了哲学基础。

在越南,朱子学的地位更是不一般!越南历史上首部自主编纂的成文法典——《洪德法典》,就是以朱子思想为核心编纂的,难怪当地人常说“朱子之学,安越之基”。

朱子的思想传到西方,算是为启蒙运动送去了“东方外挂”!

彼时,欧洲正处于文化专制和蒙昧主义的“乌云”之下,启蒙运动“旗手”、法国思想家伏尔泰点赞朱子“理性精神”——

伏尔泰

“他(朱子)的哲学体系将伦理与自然法则结合,让道德不再依赖宗教启示,而是基于人类对宇宙秩序的认知。”

简单来讲,“道德不用靠上帝,靠宇宙规律就行!”你看,这一观点,是不是正好为伏尔泰倡导的“理性王国”送了波“助攻”!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也被朱子“理一分殊”的思想圈粉——

莱布尼茨

他的“单子论”对个体与整体关系的探讨,与朱子“万物各具一理,物物各具一太极”思想形成呼应。

更具突破性的是,莱布尼茨在提出“东西文明互补论”,认为“欧洲在思辨科学上领先,而中国在实践哲学上更优”,东西文明通过交流互补,可实现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03

PART

持续运行的“朱子代码”

朱子的思想能解前人之惑,那能解今人的题吗?

能!

在环境治理领域,朱子强调“人者天地之心”,要求人类以“辅相天地之宜”的态度对待自然,这与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高度契合。

在教化领域,考亭书院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至今依然好用;“朱子文化研学课程”如今已覆盖南平市教育研学、文旅研学的数十万人群,“朱子之路”研学已连续走了18年,“朱子杯” 中华诗词大会等特色品牌活动影响力越来越大。

南平市第二届“朱子杯”中华诗词大会 图源:闽北日报

甚至,朱子的思想还能在AI时代当上“道德裁判”,美国学者白诗朗说:“朱熹强调‘义以为质,利以和之’,要求技术发展必须以人类福祉为根本,这为算法伦理提供了价值锚点。”现在,欧盟《人工智能法案》里,明确写着“AI发展需符合人类基本伦理”,其背后就藏着朱子“以义为先”的思路。

说到底,朱子理学、“考亭学派”思想能解答今人的题,核心就在于:当年朱子在考亭搞思想、做实践,从来不是“关起门来想当然”,而是“盯着现实问题找办法”。

如今,考亭已不是一座书院的代名词,而是文明互鉴的象征。从武夷山麓考亭书院的书声到欧洲哲人的手稿,从校园里的研学课堂到AI伦理的讨论桌,朱子思想的 “代码” 仍在不断运行。

“闽人智慧”编辑部、福建日报社全媒体传播中心出品

鸣谢:南平市委宣传部、武夷学院张品端

作者:进击的南轩、苯甲酸钠

科技
消费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