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戴梦希
1月28日,全球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从上海虹桥飞抵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完成了癸卯兔年的首次飞行。2月8日,经过近5小时的飞行,执行“上海浦东—三亚—哈尔滨”航线长航程运行能力验证试飞任务的C919平稳降落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自2022年12月26日起,全球首架C919开始进行总计100小时的验证飞行,近日终于圆满完成,目前正在为今年春天投入商业运营做最后准备。
C919一次次圆满完成任务,除了科研人员的努力外,保险业也参与其中,提供了全面的风险保障。《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5月,编号为B-001J的C919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这也是中国商飞即将交付客户的首架C919,由中国人保承保试飞险,保障涵盖物质损失、人员意外和第三者责任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型客机的研制,代表了一个国家在大型装备制造领域的综合能力。C919是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单通道大飞机。中国商飞官网信息显示,C919研发已走过15个年头。2022年8月,C919完成全部取证前的试飞;11月,C919亮相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航展);12月,全球首架C919正式交付中国东方航空。
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1-2040)》,未来20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9084架新机,价值约1.39万亿美元,其中单通道喷气客机6295架。到2040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9957架,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C919已累计获得来自32家客户的1035架订单。
中国人保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与中国商飞合作的10余年间,中国人保先后独家或首席承保了C919飞机航空产品责任险、试飞险、制造商综合保险和首台套保险等,全力服务保障大飞机从研制、生产到交付的全过程。
中国人保不仅为国产大飞机的诞生保驾护航,更长期承保中国民航联合机队保险,为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险保障。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由中国人保首席承保的中国民航机队,其保险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承保飞机近4000架,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民航机队保单。目前,中国人保首席承保了全球最大民航机队等国家重点项目,为大国重器发展保驾护航。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保险企业也深刻领悟到,实体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质量第一,走质量兴业之路,推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近年来,从天空到海上,中国人保始终全力守护“国之重器”。
1985年10月21日13时零7分,中国人保承保的第一颗卫星——国土普查低轨道卫星顺利升空,掀开了中国航天保险的新篇章,中国航天“走出去”有了最坚实的后盾。时至今日,中国人保累计承保150多颗卫星发射及在轨保险。
2022年4月,由人保财险独家承保的我国自主研发的首艘自主航行300TEU集装箱船“智飞”号在青岛港正式交付运营。“智飞”号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船岸协同的船舶智能航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的落地示范船,具有人工驾驶、远程遥控驾驶和无人自主航行三种驾驶模式,是目前投入商业运营的世界最大自主航行集装箱船。
此外,人保财险中标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深蓝探索”极地中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项目。该项目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首艘智能深水钻井平台,最大作业水深1000米,最大钻井深度9144米,是全球首艘获得挪威船级社(DNV)智能认证的钻井平台。
2016年至今,中国人保累计为1367个国家重大装备项目提供风险保障。中国人保表示,将积极落实人保集团“六大战略服务”,持续护航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助力更多“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大部署,中国人保将加快推动产业保险等产品创新,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扩展可保风险边界。特别是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保障力度,更加深度融入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