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平安(02318.HK、601318.SH)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83.65亿元,同比增长0.3%;营运ROE(净资产收益率)达17.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7.74亿元。同时,中国平安向股东派发全年股息每股现金2.42元,同比增长1.7%。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3月16日的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用“可持续”“增长的结构”“增长的质量”三个关键词概括了中国平安2022年的发展情况。
(资料图)
“过去二十年我们保持了20%的增长,业务利润持续增长,未来保持20%是不太可能的,但双位数的增长是可以的,并且是可持续、稳定的增长,不是大起大落。增长结构方面,中国平安围绕‘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双轮并行,这一结构是未来市场最大的需求。增长质量方面,公司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一直保持在16%到18%之间,增长质量非常好。”马明哲说。
多板块贡献业绩
中国平安财报显示,2022年,集团个人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2%至1326.36亿元,在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中占比89.4%。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个人客户数近2.27亿人,较年初增长2.1%;全年新增客户达2970万人。
经过多年的推进,中国平安的“一个客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综合金融模式已日益成熟,随着综合金融战略的深化,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亦不断提高。客户持有占比较高的合同类别为车险、银行存款、信用卡、人寿保险及意外保险。
2022年,集团核心金融公司之间客户迁徙超2496万人次。截至2022年12月末,有近9020万名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的合同,在整体个人客户中占比为39.8%;集团客均合同数2.97个,较年初增长2.1%。2022年,团体客户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客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对公渠道综合金融保费规模同比增长15.2%。
业绩会上,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介绍称:“当一个客户平均拥有四个以上的产品和服务合同时,客户的流失率会低于1%,未来随着医疗健康、养老等产品的不断加入,客户合同数会更多、客户黏性会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平安2022年集团归母营运利润稳健增长,来自于保险、银行、资管、科技等多个板块的贡献。
比如,2022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营运利润1129.80亿元,同比增长16.4%;营运ROE为32.7%。2022年,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980.38亿元,同比增长10.4%;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95.8%,同比优化3.1个百分点。
对于寿险及健康险、银行等板块的利润增长,中国平安管理层将之称为“压舱石”,并表示这些“压舱石”业务的稳健表现验证了平安综合金融的优势。
投资方面,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近4.3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5%。近10年,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平均净投资收益率5.3%,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5.5%。
据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介绍,公司战略资产配置是穿越宏观周期的、长期的配置。在这一战略指引下,中国平安不断延展资产久期,匹配负债久期。在固收方面,有持续现金流的资产是平安非常看好的,比如商业办公楼、长租公寓、园区类,这些投资会带来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以及价值增值的潜力。
展望2023年,中国平安首席运营官付欣称,2023年将是平安回归高质量增长的一年,业务增长可期。“从外部环境来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家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为公司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经营基础;内部环境来看,公司近年来的改革基础让我们对2023年甚至中长期的发展充满信心。”付欣说。
寿险改革显效
2022年,多个地区的代理人展业、培训等线下活动受限,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的阶段性减弱,削弱了代理人的销售机会,也使得增员及留存更具挑战。在市场环境及需求变化等影响下,2022年,中国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为288.2亿元,同比下降24%。2022年,寿险及健康险实现规模保费5430.14亿元,同比下降4.3%;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11.02亿元,同比下降3.9%。
即便如此,中国平安持续推动以队伍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各项改革。
2022年,中国平安代理人渠道队伍结构优化,新增人力中“优+”占比同比提升14.1个百分点;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2.1%;平安寿险13个月继续率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16.4%。
银保渠道表现亦较为亮眼。2022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板块,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5.9%,对寿险新业务价值贡献度显著提升。
对于寿险改革的成效,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表示,高质量代理人团队、渠道、服务三个方面亮点值得关注:一是截至2022年底,平安寿险代理人队伍减至44.5万人,但是队伍产能和收入持续提升;二是创新渠道队伍建设逐步成型,新银保渠道已招募超1600人,超九成拥有本科学历,社区网格化模式已在25个城市进行推广,组建近8000人的高素质精英队伍,相关“存续客户”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提升超14个百分点;三是升级保险产品体系,深化健康管理、居家养老、高端养老三大核心服务改革,构建“保险+服务”差异化竞争优势。
陈心颖认为,随着外部环境回暖及寿险改革成效逐步显现,预期2023年一季度及全年新业务价值可实现正增长。
对于新银保渠道,谢永林表示,平安银行和平安人寿建立的独家代理模式,与其他银行不太一样,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观念革新,新银保渠道队伍首先要懂保险,然后再获取基金、理财等资格;二是队伍革新,40岁以下的占比在95%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为95%;三是客户经营革新,这支队伍可以有效触达银行客户;四是产品革新,平安银行与平安寿险合作开发匹配银行客群的产品。
谢永林认为,平安新银保充分发挥了集团内部综合金融优势,未来5年有望成为平安人寿的主要业务渠道之一,贡献新业务价值的比例也会更大。
“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并行
从单纯依靠业务增长,转向依靠业务结构增长,这正是近年来中国平安加紧布局“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养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针对中国平安的医疗康养推进情况以及管理式医疗如何实现等问题,陈心颖表示,中国平安的“管理式医疗模式”有两个关键因素:支付方和供应方。其核心逻辑是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管理式医疗模式”类似于“联合健康+拼多多+美团”,这种搭配更符合国内健康医疗养老资源现状。
目前,中国平安已构建线上和线下的“到线、到店、到家”服务网络。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已在全国布局14家健康管理中心,国内自有医生团队近4000人,外部签约的医生人数超4.5万人,自有三甲/级医院6家,合作医院数超1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2.4万家。
在此模式下,中国平安提供的“保险+”服务与医疗健康生态圈的能力紧密结合,研发“保险+健康”“保险+医疗”“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等产品。差异化的医疗服务作为支付方与金融协同的效果进一步显现。
2022年,中国平安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400亿元,享有医疗健康服务权益的客户对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贡献占比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中国平安超6.93亿名互联网用户中,有超65%的用户同时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在近2.27亿名个人客户中,有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健康生态圈提供的服务,其客均合同数约3.41个、客均AUM约5.45万元,分别为不使用医疗健康生态圈服务的个人客户的1.6倍、3.0倍。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