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讯】千亿市场呼之欲出?透明质酸头部企业开启“复制模式”
开利财经| 2023-06-08 21:11:43


【资料图】

(记者 方彦博)透明质酸(HA)的应用领域正不断拓展,一个基于生物制造技术的产业生态正在形成。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济南)透明质酸产业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透明质酸是一个很具体的代表性物质,我们在研究、拓展透明质酸的同时,通过积累的生物制造技术和经验开发出更多的生物活性物质,从而真正地将健康产业做大,目前业界的头部企业也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小物质 大市场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因具备强锁水性、润滑性、黏弹性等特点,在医药和美容领域多有应用,如治疗骨关节炎的注射液,以及人工泪液等。作为补水保湿、抗肌肤衰老的重要物质成分之一,透明质酸在护肤品领域可谓抢尽了风头,各类添加了透明质酸的次抛精华、面膜面霜、隔离防晒等单品爆款频出,让透明质酸相关产品在直播带货界成功出圈,吸引了不少流量。近来,透明质酸再度“跨界”,食品和日化品也被透明质酸“攻占”。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对记者表示:“由于透明质酸是人体自身就存在的物质,同时它的保湿、保水以及弹性支撑的作用,让其可以出现在人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目前,包括口服保健食品、牙膏漱口水、保湿纸巾等,均出现了透明质酸的影子。以华熙生物(688363.SH)为例,其与高露洁合作生产玻尿酸牙膏,与杰士邦合作玻尿酸安全套,与中顺洁柔合作生产玻尿酸保湿纸巾。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透明质酸原料市场规模已达41.7亿元,医药级和日化级透明质酸产品终端市场规模分别达到了93.5亿元和748亿元,且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还有业内专家向记者表达了更为乐观的看法,在该人士看来,“目前已挖掘出的玻尿酸市场仍不到1/3,(还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尚未被挖掘出来。”头部企业构建HA复制模式如今的透明质酸人们已触手可及,但在数十年前,情况却并非如此。上世纪90年代,透明质酸在国内鲜为人知,常见的生产方式多是从牛眼、鸡冠等动物组织中提取,价格十分昂贵且主要依赖进口。“最早的时候,透明质酸每公斤的售价要1万块,只有在医药方面才能使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回顾行业早期境况时感叹道。2000年,现任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团队在国内率先研发并实现了微生物发酵获得透明质酸,打破了依靠动物提取法和进口获得透明质酸的局面,也让透明质酸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一个产品的广泛的应用,是跟科技创新紧密相联的。”在陈坚来看,随着不断的技术创新,规模做大,成本下降从而使应用面铺开的规律是非常明确的。“透明质酸这样一个物质是具有代表性的,我们在拓展透明质酸,无论是生产还是应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积累的生物制造技术和经验,开发出更多的活性物质,从而真正地将健康产业做大。”在向记者研判产业发展的未来时,陈坚如此表示。记者注意到,陈坚院士所描述的HA今后产业模式也正被头部企业所实践。其中,华熙生物在其六大研发平台基础上,衍生出多肽、氨基酸、核苷酸、天然活性化合物、功能糖、蛋白质等六大类物质,并重点布局γ-氨基丁酸、聚谷氨酸钠、依克多因、麦角硫因等生物活性物。2022年,公司超纯麦角硫因已完成产品开发,5-ALA、唾液酸等成功实现放大生产,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完成中试生产。福瑞达(600223.SH)在透明质酸之外,目前也已推出玻瑞因、依克多因、聚谷氨酸钠、积雪草提取物、乳酸杆菌发酵溶胞产物、小球藻发酵产物等功效原料。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依克多因、麦角硫因在护肤、抗衰等领域应用效果良好,γ-氨基丁酸也已逐渐被食品行业认可,这一系列新活性成分随着成本降低带来的应用扩展,再次复制透明质酸的成功路径。千亿市场呼之欲出就在参与者渐渐理清透明质酸产业发展的脉络时,尖端玩家则站在透明质酸发酵工艺的肩膀上,敏锐捕捉到了下一个风口——合成生物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陈立表示:“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有能力对一个生命体进行重新设计、构建和合成,重新构建一个具有全新功能的生物体,这就是所谓的合成生物学。”“虽然透明质酸已经实现了产业化,但其生产成本依旧较高,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野生菌株自身产率受限的影响。”一位业内专家对记者表示,“以现代技术对天然的微生物进行改造,再把传统的发酵技术结合,就能让菌种发酵更快,提高生产效率,可能原本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发酵,通过改造微生物,也许一天就能完成。”在国家层面,合成生物学也被写入我国《“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是全球生物技术发展焦点。“合成生物一定是对于我们未来中国的经济,尤其是生物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在赵燕来看,通过细胞工厂获取物质的方式大有可为。“红景天苷能提高红细胞的血氧能力。原来我们需要在高原生长三年的红景天的根茎中提取,但红景天生长周期长,提取纯度低,且高纯度的红景天苷价格昂贵。现在华熙生物已经实现了用细胞工厂去生产红景天苷,且能够得到高纯度的红景天苷。”赵燕表示。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合成生物自然吸引了资本的目光。仅2022年,国内有超过50家合成生物公司宣布完成融资。近3年内,高瓴、红杉、经纬、峰瑞资本、光速中国等头部投资机构几乎全线入场。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达73.7亿美元,2016-2021年间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3.6%。CB Insights则预计,至2025年,合成生物学市场将突破200亿美元。

科技
消费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