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晚间,*ST顺利、*ST和佳、*ST嘉凯三股均披露公告称,公司股票将终止上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ST顺利、*ST和佳表示,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6月13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7月5日。
*ST嘉凯则表示,公司于6月5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在5月4日至5月31日期间,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股价不足1元
6月5日晚,*ST顺利发布公告,当天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顺利办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截至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4月28日,*ST顺利收盘价不足1元钱,当天收报0.92元,总市值仅剩约7.05亿元。而在停牌前,*ST顺利更是连续14个交易日跌停。
根据公告,2022年5月6日,因*ST顺利2021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202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3年4月29日,*ST顺利披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11,627.65万元,营业收入为6,245.65万元,公司202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深交所有关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根据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第9.3.14条的规定以及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议意见,深交所决定*ST顺利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3年6月13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将对*ST顺利股票予以摘牌。
连续两年收非标审计报告
当晚,*ST和佳也发布公告,当天公司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于珠海和佳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根据公告,*ST和佳因2021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于2022年5月5日被深交所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3年4月29日,公司披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的首个会计年度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触及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3年修订)》第10.3.10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
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及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议意见,深交所决定*ST和佳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3年6月13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的次一交易日,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
目前,*ST和佳股票交易已停牌。截至4月28日,*ST和佳收报1.1元/股,当天下跌20%,总市值仅余8.69亿元。
多次“转型”无果
*ST嘉凯6月5日公告,公司于当日收到深交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在2023年5月4日至2023年5月31日期间,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连续二十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深交所规定的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作为一家老牌上市公司,*ST嘉凯前身为主营乳业和种业的亚华控股,2009年,隶属于浙江国资的嘉凯城房地产业务借壳上市,不过,经历了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和国企去地产化的要求,7年后的2016年4月,恒大地产斥资36.1亿元收购上市公司约9.52亿股股份,占总股本52.78%,成为*ST嘉凯控股股东。
控股第二年,出于同业竞争问题,恒大将上市公司股权转移至母公司广州凯隆置业。并喊出*ST嘉凯去地产化的目标,2018年,*ST嘉凯开始加码院线业务,积极培育第二主业。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全国116个城市拥有影城151家,银幕数量881块。
然而,*ST嘉凯不论是地产业务还是院线业务都没能盘活。
2021年6月,恒大以27.6亿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29.9%*ST嘉凯股份转让给华建控股,让出大股东的位置,*ST嘉凯的“去地产化”之路也至此终结。按2022年报中所言,公司在2023年内要确保存量城市更新项目的落地,同时争取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再获取1-2个城市更新项目。
如此反复下,2020年至2022年,*ST嘉凯净利润分别为亏损12.61亿元、12.69亿元以及9.84亿元。
4月27日,公司公告称,因公司2022年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另因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2022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深交所已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
资料显示,公司2022年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0.97亿元;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8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亏损14.03亿元。
年内强退公司或超40家
自2020年底交易所发布一系列退市新规以来,A股市场退市节奏不断加快,常态化退市机制已逐渐形成。
数据显示,1999年至2019年的20年间,仅有60多家公司被强制退市。从2020年开始,A股市场被强制退市的公司逐年增加,2020年16家、2021年17家,2022年42家,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退市公司数量或再创新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锁定退市的公司数量已超40家。与2022年相比,今年面值退市类占比明显提升,*ST紫晶、*ST泽达因欺诈发行、信披违法违规,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证监会此前表示,良性循环的资本市场需要有进有出、优胜劣汰。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形成,有助于持续检验与监督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最终在A股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氛围,推动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实现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金公司认为,A股市场强化退市制度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合理供给,并助力提高A股优质公司的回报率。常态化退市机制的运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减少投资者“炒小”、“炒差”行为,促使投资者关注基本面优质、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公司,助力实现培养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此外,退市机制的完善与运行是一项持续性与系统性工程,将对监管机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多方主体产生重要影响。监管层面,在退市标准完善、退市程序简化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退市新规、严格退市监管。上市公司层面,在上市的前、中、后端都应合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自身发展质量与内在投资价值。中介机构层面,需要切实、有效履行好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不断提升执业能力,协助企业高效规范运营。投资者层面,应适应A股制度与生态变化,转变投资理念,提高风险意识。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