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不好会引发胃炎、肥胖、胆结石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资料图】
有研究表明
不注重吃早餐的人寿命平均缩短了2.5岁
对于早餐我们有哪些易忽视的坏习惯呢?
吃早餐的4个“雷区”
把零食当早餐
许多学生、工作族早上来不及吃早餐,就会去便利店买几包零食充饥。这种吃法伤肠胃,长期下来营养不足,会造成体质下降。且零食大多含糖量高,还会造成营养不良或肥胖,边走边吃不利于消化和吸收。
如果时间实在紧迫,可以选择坚果类零食外加牛奶、豆浆,补充能量的同时增加营养摄入。
剩饭菜做早餐
许多人会将前一天的剩饭菜热一热作为早餐,这样做不是不可以,但要注意“剩荤不剩素”。
肉菜类比如丸子等比蔬菜好,因为蔬菜经过反复加热营养素损失严重,而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和矿物质不易流失。
如果要将剩饭菜作为早餐,应该额外加一杯牛奶或新鲜蔬菜,补充营养。
只吃“牛奶加鸡蛋”
牛奶、鸡蛋是营养早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不能算一份完整早餐。
牛奶、鸡蛋无法提供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吃后会很快感到饥饿,从而间接影响人的工作学习效率,对儿童的影响尤其大。应搭配粥、馒头等主食补充能量,最好再加一份蔬菜,让营养更均衡。
早餐吃得过于油腻
过于油腻的早餐油脂高、热量高,不易消化。
大量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比如奶酪、汉堡、油炸鸡翅等,过于“营养”的早餐只会加重肠胃负担,对身体有害无益。
好早餐的标准
想要科学吃早餐,就要首先了解早餐的定义是什么。有人觉得,每天六点后八点前的才能称为早餐;还有人觉得,即使睡到下午才起,醒来吃到的第一顿就是早餐,正所谓“弹性早餐”。
实际上,比起早餐,更影响身体健康的,其实是三餐饮食的规律性。如果一个人习惯了每天凌晨三点睡觉,十一点起床,并且坚持每天如此,那也可以说是作息规律、不算熬夜。同样的,如果习惯了在固定的时间吃醒来后的第一顿饭,无论是几点,只要不打破身体已经形成的固有生物钟,都可以说是在规律地吃“早餐”。
规律有了,早餐吃什么也很重要。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营养充足的早餐应包括谷薯类、蔬果类、肉蛋类、奶豆及坚果类之中的3类及以上。但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4.8%调查对象早餐食物种类达到3类及以上。
但不同人对营养需求,稍有差异。因此,对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来说,早餐也应该有不同的搭配。
不吃早餐危害真的很大?
冬天的早上,很多人宁愿放弃吃早餐,也要在温暖的被窝里多睡十分钟。到了周末或假期,更是干脆美美睡到中午,“早饭”直接变成“早午饭”。
说法一:不吃早餐会变胖
有研究指出,不吃早餐的人每天摄入的热量要高于吃早餐的人,因为早餐摄取的热量占一天热量的22%到25%,而这一部分热量往往比午餐和晚餐更易消耗。同时,吃早餐能让新陈代谢有一个跳跃的开始,加速身体循环,而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出现过胖或者超重的情况。
说法二:不吃早餐容易得糖尿病
长期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会让血糖处于速升速降的状态,如同过山车,胰岛负担加大,糖尿病自然就找上门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专家范志红指出,2012年一项发表的研究对近3万名没有糖尿病的健康男性跟踪调查16年,发现和每天规律吃三餐的人相比,每天不吃早餐而只吃1~2餐的男性糖尿病风险会升高25%。即便除去其他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因素,甚至消除体重变化的影响,不吃早餐也会让患糖尿病的风险升高16%。也就是说,不吃早餐,哪怕并没有引起体重增加,仍然会更容易患上糖尿病。
说法三:不吃早餐容易有胆结石
与其把胆结石的出现归罪于不吃早餐,不如归结于长期空腹。
人体肝脏会分泌出胆汁,每次进食,胆囊受到刺激而收缩,就会将胆汁排入肠道之中来消化食物。长时间空腹,无法让胆汁排出,才会提高胆结石的风险。所以,不仅是不吃早餐的人,那些注重“断食养生法”不吃晚餐,甚至连续一天不吃东西的人,也会面临同样的风险。
话不多说,好好吃饭!
(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