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银行板块涨嗨了!青岛银行盘中大涨超50% 什么原因? 独家焦点
界面新闻| 2022-11-25 22:57:25

11月25日,三大指数微跌,上证指数收涨0.4%报3101.69点,深证成指跌0.48%报10904.27点,创业板指跌1.12%报2309.36点。不过,银行股出现了普遍上行。青岛银行、浙商银行、宁波银行、厦门银行、平安银行涨幅居前。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银行板块的变动更大。青岛银行港股盘中一度大涨超58%,浙商银行一度涨超40%,不过后续有所回落。截至11月25日收盘,港股方面,青岛银行涨37.8%,浙商银行涨23.53%,哈尔滨银行涨20.34%,威海银行涨19.03%,浙商银行涨幅为13.12%。

有资深金融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与预期的降准存在一定关系。11月25日晚,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12月5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8%。


(资料图)

中银证券研究指出,静态测算降准,法定准备金下降有利于提高上市银行资产端收益率,如法定准备金率下调0.25%,或提升 0.34 个百分点。降准有利于提升存款派生,利好流动性,也有利于降低银行主动负债成本。动态看,降准或助推利率下降,但从目前资产端利率已经较低且前期持续降息的背景下,我们认为降准对银行基本面整体偏利好。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此次降准的目的,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二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这段时间出现了股债双杀,除了股市出现调整之外,债市也出现了比较大的下跌,所以这时候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释放流动性是比较及时的,打消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可能会收紧的这种担忧,也对于稳定债券市场起到了比较好的作用。年底也是信贷投放比较集中的时期,通过降准来缓解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是比较好的策略。”杨德龙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指出,银行板块增长反映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更趋乐观,近期国内稳楼市、保交楼支持政策措施持续加码,市场对央行降准预期升温,憧憬银行盈利前景改善,加之银行等周期板块估值低洼,利好银行周期板块,尤其是部分中小银行成长性相对好,股价弹性高,受投资者青睐。

“从趋势来看,对银行估值修复行情持乐观预期,主要是国内经济延续复苏态势,纾困、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利好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前景;同时,银行板块整体低估值、高股息率,对于稳健价值型投资者仍具吸引力。”周茂华指出。

东海期货研究指出,国有大行密集为房地产企业达成银企合作协议并提供授信。根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周四晚间,工行 (12家) 、农行 (5家) 、中行(3家) 、建行(8家) 、交行(2家) 、邮储(5家)六大国有银行已与17家房企达成合作协议,已披露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合计为12750亿元。

百惠证券策略师岑智勇认为,消息带动内银向好,除上述银行外,个别中小型内银亦向好,且内房相关板块方面,碧桂园 、碧桂园服务及龙湖集团分别升 9.541%、9.049%及3.8%,都是升幅较大的蓝筹。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告诉界面新闻,地产资金面积极信号很多,目的是提振目前的贷款情绪,以对冲目前地产下滑导致的全社会流动性陷阱。不管是对保交楼,还是房企合理融资,还是居民按揭贷款,预计剩下两个月银行贷款的情绪会明显好转,从而在供需两端稳定地产基本面,促进地产筑底止跌。

华泰证券研究指出,从银行板块看,经济复苏确认、宽信用周期往往录得相对和绝对收益,在经济筑底或熊市环境下凸显防御属性,可录得相对收益,估值性价比通常是开启行情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前在市场波动+政策发力+板块估值低位背景下,银行板块凸显防御属性;未来需紧密关注经济指标、信用指标等高频数据的复苏拐点,有望催化超额收益行情,同时需持续关注地产链边际变化的影响。

该券商认为,从银行个股来看,银行股主线赛道随着宏观大势历经迭代,不同经济周期各有不同结构性机会,未来聚焦对公实体优质赛道及优质区域中小银行,同时关注高股息率、防御属性的稳健大行;零售财富赛道长坡厚雪,但短期内需关注产品转型压力。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告诉界面新闻,根据过往节奏,降准后大概率会有降MLF及降LPR的行动跟进。降准配合支持房地产的金融16条,政策信号强,预计11月及12月的企业信贷肯定有明显增长,但是居民端中长期贷款能否有可持续的增量,还需要观察。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科技
消费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