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6月10日,据科创板日报从商标电子公告系统获悉,共计21个“问界”商标转让申请已被核准,转让人分别为北京永安世达科贸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创辉达科贸有限公司,受让人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转让申请的收文时间为今年3月7日和8日。
商标具体类别涉及第12、9、7、39、37、42、2、35、3、4、16、38、11、1、5、21、27、41类,其中12类和9类分别代表汽车和运载工具、电子产品及科学仪器。
华为曾与赛力斯联合成立了AITO问界品牌,在商标归属问题上,AITO及其LOGO商标属于赛力斯旗下的重庆潽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而问界商标此次被华为成功受让,意味着华为将拥有问界商标的主导权,未来或将成为华为智选车模式的统一品牌命名。
智选车模式是华为与汽车制造商最为紧密的合作方式,也被外界称为“含华量”最高的模式,华为不仅深度参与开发新车型,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还借助自身的销售渠道帮助卖车。
AITO问界是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首个尝试,在去年取得全年交付7.5万辆的成绩后,销量开始失速,今年前五个月销量均在万辆以下徘徊。今年3月,AITO问界短暂变更成HUAWEI问界后被紧急叫停,此后华为发布公告再次强调不造车,并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严格要求,不能使用华为/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此后曾公开解释称,本来是想将“华为问界”作为一个生态品牌,让消费者选择时不是很困惑。“现在是赛力斯生产,马上会有奇瑞、北汽和江淮也会生产华为整套解决方案的车出来,如果都采用不同的品牌去营销、服务和零售的话会很复杂,投入成本很高。”
可以看出,华为仍在扩大智选车模式的合作范围,除了赛力斯,奇瑞、江淮和北汽等企业也将加入到华为智选车模式,而且可能会统一使用问界的品牌名称。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近日的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表示,奇瑞与华为合作的项目将在今年四季度发布。
余承东在同一场论坛发表观点称,未来的头部汽车企业每年产量达不到500万辆甚至1000万辆,企业将很难立足,而中小企业将被兼并。另外,他重申华为不单独造车,而是与汽车企业联合造车。
随着华为拿下问界品牌的主导权,未来该品牌旗下的几家智选车合作伙伴,是否能达到余承东口中年产500万辆的立足标准,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