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市首批焕发新生的会馆,位于东城区前门地区的颜料会馆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该会馆始建于明代中后期,由山西的颜料、桐油商人集资所建。顺利完成修缮后,2021年10月,颜料会馆迎来首场演出,成为前门地区首个“有戏”的会馆。如今,颜料会馆常态化开展惠民演出和商业性演出,已有多个剧团长期入驻,各类高水平曲艺节目轮番上演。当下,正值早春,雀语巷深,春拂幽池,勃勃生机唤召着三里河畔的青枝幼绿,赋彩着胡同深处的青砖黛瓦,也应和着数百年历史的颜料会馆绽放出时代芳华。周末到颜料会馆听上一曲,成为不少居民闲时消遣的不二之选。这家会馆为什么一下子火了起来?其中暗藏哪些玄机?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专门采访了颜料会馆运营负责人马立克,听他说说颜料会馆背后的故事。
北青报:在“会馆有戏”的开展过程中,颜料会馆的演出内容有何特色?
马立克:颜料会馆“会馆有戏”系列演出由东城区委宣传部、天街集团联合北京演艺集团共同打造,节目内容由北京演艺集团提供,其他的演出保障,包括声光电、后勤、安保等工作则由天街集团承担。颜料会馆的演出节目十分丰富,主打“沉浸式曲艺”的综合舞台,有京剧团、曲剧团、河北梆子剧团、评剧团、歌舞团、杂技团、北京儿艺等多个院团在这里常驻,每周末轮番为人们提供精彩演出。去年,作为京城学历最高的相声团体,“大逗相声”与颜料会馆成功牵手,每周六晚七点半在此开展专场演出,吸引了大量年轻人走进颜料会馆。如今,颜料会馆已经成为一个包容性十足的综合性曲艺舞台,持续给周边的居民奉上高品质的文化大餐。
【资料图】
大逗相声演出
北青报:目前,颜料会馆正在开展哪些常态化演出?
马立克:自从打响“会馆有戏”品牌,2021年10月以来,颜料会馆已开展惠民性、商业性等各类演出100余场,其中“会馆有戏”惠民演出已有60余场。自2023年3月10日起,“会馆有戏”常态化演出正式恢复,每周都会推出不同的节目,上座率基本在95%以上。惠民演出票价相对优惠,商业性演出如“大逗相声”专场等也已经排到了8月。通过开展“会馆有戏”,打造历史文化展示的特色名片,首都大戏好戏的品鉴入口,名家名角名段的展示舞台,让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底色更暖、成色更足。借此,我们也向广大市民诚挚发出邀请,伴着美好春光,穿行在三里河河畔,漫步在青云胡同,来到拥有400余年文化积淀的颜料会馆,听曲、看戏、品下午茶,感受不一样的京味文化。演出内容会在“颜料会馆”公众号和“戏剧东城”上进行发布。
颜料会馆外景
北青报:近期,颜料会馆还将推出哪些新的剧目?
马立克:今年3月初,《城南旧事之评书传奇》完成试演,这是由中共东城区委宣传部与北京演艺集团联合打造的沉浸式话剧,也是颜料会馆的定制剧目、北京市“会馆有戏”首部驻场剧目。这部新作通过讲述民国时期一把折扇宝物的争夺故事,展现了旧日传统曲艺人的民族气节和北京南城市民生活的百态。台词曲调京韵十足、京味浓郁,可以让观众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目前,主创团队正在围绕拓展受众群体、精心打磨剧本细节,希望能融入更多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完善舞美灯光、增加即兴互动,并配套推出话剧周边文创产品,未来上线后将及时告知广大观众。
新京菜悦和颜内景
北青报:如何让“会馆有戏”这一品牌在颜料会馆实现长久发展?
马立克:要实现长远发展,我们也在思考,如何逐步将惠民演出转向商业化,探索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在丰富“会馆有戏”内涵的同时,让整个会馆“活”得更加长久、更加有声有色。目前,整个颜料会馆分为三个空间被充分利用了起来,分别是戏楼、餐饮和书店,不断增强会馆文化黏性与感知度。除了戏楼外,我们引进了特色餐饮——新京菜悦合颜,打造会馆下午茶,如今已经成为“网红店”。新引进的书店——罗岚书店,当前正处于试运营阶段,其定位为女性书店,主营心理学、哲学、文学和艺术四个品类,独创并定期开展“音乐和文学情绪”系列沙龙。今年大年初三,还在颜料会馆特别推出了新年音乐会,邀请到国家级艺术家倾情演出,中西方经典曲目响彻古老会馆。
供图/颜料会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