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滨城区委:“四个一”打造“滨滨学堂”
为爱护航陪伴青少年暑期快乐成长
【资料图】
每到暑假,学生放假闹翻天,家长忙着去上班,面临着本职工作、假期看护、作业辅导的“两头难”。自6月份以来,滨城团区委及时启动“四个一”工作机制,精心打造了“滨滨学堂”15处,招募志愿者50余名,举办各类活动100余场,服务青少年500余人次,为孩子们打造了环境舒适、活动丰富、暖心陪护的暑期乐园。
--打造一批学堂阵地,让孩子们有处学
突出科学统筹,阵地建设有速度。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党校、村委会办公室为平台,将图书室、绘画室、心理辅导室、娱乐室作为学习载体,为学生购买小黑板、小板凳、水彩笔、教学卡等文体用品,仅用5天时间完成15处“滨滨学堂”的改造提升,形成作业辅导、特长培养、图书阅读、心理辅导等8项“一站式”服务项目。
突出因地制宜,阵地选择有广度。充分考虑乡镇(街道)经济条件、设施配套、交通区位存在差异性,滨城团区委要求乡镇(街道)安全第一、学有所获的原则,对阵地的标准不搞一刀切、不做硬要求。其中,沙河街道、杨柳雪镇以村委会办公室为阵地,里则街道将党校作为阵地、梁才街道以未成年人保护实践站为阵地,灵活性、多样性的阵地,助推“滨滨学堂”遍地开花。
突出精心精细,阵地服务有温度。7月中旬至8月中旬,周一至周五是“滨滨学堂”的开放时间。开放期间,志愿者在做好值班值守、卫生清理、应急防范、学生护送等工作。三河湖镇考虑交通不便、暑期炎热等客观因素,免费为20余名“滨滨学堂”学生提供午餐和午休,做足了后勤保障工作。
--选育一批志愿队伍,让孩子们有人教
广开门路,选优志愿者。志愿者是“滨滨学堂”的主体力量。滨城团区委将热爱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有专业技能作为招募条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宣传册等,累计发布招募公告2000余次,营造“招贤纳才、揭榜挂帅”的浓厚氛围。目前,招募到高校大学生、青年专业人才、社会志愿者50余名,其中教育类相关专业志愿者20余人,艺术类相关专业5余人。
精准发力,育好志愿者。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将志愿者培训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岗前,组织专业老师开展志愿服务精神、滨州历史文化底蕴、课程安排方略、应急演练等培训15场,为志愿者高效上岗蓄能充电。岗后,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教学互鉴、心得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疑难问题,研究教学计划。
“滨”至如归,关怀志愿者。“滨滨学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乐园,也是大学生“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平台。乡镇(街道)为大学生志愿者统一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外地志愿者提供食宿保障。志愿结束服务后,由滨城团区委出具暑期社会实践证明。并结合志愿服务者工作情况,向其所在学校进行客观反馈,激励志愿青年更好地学习成长。
--健全一批工作制度,让孩子们高效学
组织制度实,逐级压实责任。将“滨滨学堂”建设作为2022年滨城团区委基层团组织建设重要内容,成立“滨滨学堂”暑期公益活动领导小组。由滨城区团委书记任组长,滨城区团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团委书记任成员。滨城区团委牵头抓总、督导调度,乡镇(街道)协同配合,全面落实好学生学习、安全各项举措。
管理制度严,保障教学有序。将管理重点落脚在学生安全和学习成效,召开乡镇(街道)、学生家长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1+3+N”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制度。“1”即安全责任制度,“3”即课堂纪律制度、课程管理制度、家长接送制度,“N”包含制定一份应急预案、提供一份保险单、召开一次家长会、制作一张课程表、制定一份签到表、准备一张请假条等。
责任制度细,凝聚工作合力。建立由乡镇(街道)、家长、志愿者多方联动责任体系,压实保障儿童安全健康责任。开班之际,13个乡镇(街道)分管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家长会,部署开班工作,明确工作要求,全力保障学堂运行。志愿者负责课上教学、课后护送、联系家长等工作。家长落实监护责任,时刻关注孩子课堂学习和心理状况,并及时反馈志愿者。团区委实行“日调度、周总结”工作机制,通过微信群、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详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志愿者服务情况、家长反映情况,针对问题予以指导完善,确保学堂开展成效。
--开设一批优质课程,让孩子们愿意学
聚焦学生需求,课程设置有重点。将“亲情陪伴”作为教学主题,涵盖卫生知识、教育自护、防溺水、作业辅导、心理辅导等内容,以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实践式等教学模式,浓厚学生兴趣、增长知识才干。除“滨滨学堂”志愿者授课外,还邀请专业领域公益讲师为学生讲授应急类课程8场、自护类5场、心理辅导类5场。
彰显滨城文化,课程设置有特色。渤海之滨,黄河之州。滨城作为滨州的主城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滨滨学堂”以文化传承为主线,深挖滨城历史文化故事、历史名人、红色文化,向学生讲授黄河故事、孙子文化、滨州非遗,带领参观杜授田故居、滨州市科技馆、滨州市文化馆、滨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园,厚植青少年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
善作结合文章,课程设置有张力。与“在知爱建公益行 百场阅读进社区”活动有机结合,涵盖地理、科学、艺术、自护等方面的知识,每堂课安排两名讲师授课,累计开展10余场阅读活动,惠及400余名青少年。与“青青益课”相结合,邀请山东省书法协会会员刘海航讲授书法课、山东省戏曲名家张明霞讲授吕剧、高新区高级中学老师尹光明讲授历史经典故事……,为青少年打开知识的源泉,丰富了暑期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