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餐饮消费券覆盖超7万商家 多方推动餐饮市场复苏缓解餐饮企业经营压力
北京商报| 2022-07-19 10:24:06

餐饮消费券有多少?去哪领?怎么花?7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上午10点起,美团、饿了么等平台面向全市消费者发放餐饮消费券。据悉,此次消费券累计1亿元,预计覆盖线上线下各类餐饮商户超7万家。餐饮消费券将促进餐饮业有序复苏,同时也能够缓解餐饮企业经营压力,并且有效释放消费潜力。

超市

上午10点发放

外卖+堂食都可用

7月18日上午10点起,多平台向全市消费者发放消费券,由政府和提供餐饮类服务的平台企业共同出资,推出外卖类、到店类、养老助残类三种消费券累计1亿元,惠及在京消费者及餐饮企业。

如何在第三方平台领取消费券?据饿了么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活动面向北京市区域内用户,用户通过进入饿了么App搜索“北京消费券”来领取餐饮消费券红包,并进行直接消费。

与此同时,美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消费者在实名认证后,可进入美团、美团外卖活动页面点击“领取”按钮,即有机会获得外卖餐饮消费券。同时,消费者在堂食消费前,可进入美团活动专场领取堂食餐饮券,下单餐厅的优惠套餐或代金券,只要实际支付金额达到指定消费额度便可使用消费券抵扣。

此次消费券满足多品类、多场景的消费需求。活动有超过7万家餐饮商户参与,包括北京华天、呷哺呷哺、星巴克等品牌,覆盖正餐、快餐、火锅、烘焙、茶饮等各类餐饮场景,涵盖外卖与到店两种方式,其中到店消费支持堂食和自提。

从消费券的类型上来看,本次发放的餐饮消费券设置外卖及堂食券两种面额,分别为15元券(消费满50元减15元)、30元券(消费满100元减30元),适用于在北京的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餐饮消费券特意为部分消费人群“开了小灶”。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养老助残专属消费券针对老年群体客单价低、使用手机不便、到店堂食及自提为主等情况,设置持养老助残卡到店消费即享“满15元减5元”优惠。参与本次活动的平台和商户可结合实际叠加更多优惠。

当天领当天用

多平台都能领券

首批餐饮消费券覆盖渠道广泛,在京消费者可在多平台领券。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首批餐饮消费券将通过建行生活、美团、饿了么、麦尖外卖等平台发放,消费者可登录建行生活App、美团App、美团外卖App、饿了么App(仅外卖)、麦尖美食App领券。同时,京东、银联等平台也将陆续启动发放消费券。

为避免短时间抢券流量过大造成系统不稳定,企业做足了准备。例如包括美团在内的第三方平台已提前做好技术压测工作,提升用户抢券体验,让消费者抢券操作更加流畅。同时组织客服进行集中培训,确保客服可以为消费者及时解答消费券相关问题,多措并举确保将补贴落到实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餐饮消费券的发放规则也与以往不同。每人在每个平台可领取1个外卖消费券包和1个到店消费券包(可堂食或自提),单日最多可领取2个券包共4张消费券,单张消费券限领1次,限当日使用,未核销使用的消费券于当日23点59分59秒过期失效。

美团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称,为更好地惠及民生,提高消费券补贴效率,北京市消费者每天均可领取餐饮消费券,但领券后必须当日使用,外卖消费券可以直接线上下单使用,堂食餐饮消费券线上下单之后,也必须当日进店消费。否则,消费券会在领取当日的23点59分59秒自动作废无法使用,使用消费券购买的团购套餐也将全额退款。

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指出,消费券可以有效促进消费者的就餐意愿,而且消费券多品类、多渠道、多场景的发放方式能够更加安全助力消费增长。同时,外出就餐还可能带动其他业态的消费增长,有助于释放消费活力。对于餐饮企业而言,消费者就餐意愿提升能够提升其经营效率,改善消费环境,从而激发企业更多活力。

餐企不出资

多方推动餐饮市场复苏

此前北京市8部门在联合印发的《关于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中指出,将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由政府和平台企业出资,餐饮企业不出资,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推动餐饮市场有序复苏。

“听到发餐饮消费券的消息后很振奋,我们对这次活动在拉动消费上很有信心。”北京全牛匠川小馆市场总监王应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虽然恢复堂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企业还是有明显的经营压力,相信北京餐饮消费券活动能更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缓解企业压力。

呷哺集团副总裁张艳梅表示,基于2020年北京消费券的情况看,因为消费券的发放,很多市民积极参与到促消费活动中来,对于各个品牌的销售额带来了一定的增长。此次消费券更是在2020年的基础上做了优化,餐饮企业不出资,由政府和平台企业承担,这也最大力度地体现了政府纾困政策的落实。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表示,消费券的发放,核心的要点是在企业B端和有效C端客群触达力上。一方面,通过精准发放消费券,来实现扶助受困行业商户和促进消费,提振经济的目的。另一方面,拉动大众消费意愿,从而促进消费。

科技
消费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