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动态丨独家述评|“红绿灯乌龙”的启示
新民晚报| 2022-08-24 15:34:15

图片源于网络

潘高峰/文

沸沸扬扬吵了好几天的“九宫格”红绿灯事件,最终被证实是“乌龙”闹剧。


(资料图)

8月21日,自称“新国标红绿灯设计者”孙某良开直播“科普”新版红绿灯规则,没想到开播不到10分钟就被网友骂到关播。原因是大家对他设计的“九宫格”红绿灯极度不满,不少人都觉得眼花缭乱,学起来非常困难,而且可能引发拥堵甚至交通事故。

总结下来,相较于常见的旧版红绿灯,所谓的新版红绿灯改变主要体现在两处:一是将红黄绿三色灯改成了九宫格式的组合,左右两侧为箭头灯,分别控制左转和右转,中间为圆盘灯,控制直行;二是取消了读秒的设计。

此后,“新版红绿灯”连上热搜,引发全国人民关注。但媒体调查发现,所谓的“新国标”并非近期发布,而是2016年12月13日发布、2017年7月1日起实施的GB 14886-2016《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2016”自2017年起生效,已实施了5年,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九宫格”只是其特殊组合的一种,“仅适用于极少数复杂路口”。

8月22日,公安部交管局也不得不出来辟谣,称根本不存在所谓的“2022年红绿灯新国标”,由此一锤定音。

“红绿灯乌龙”事件挑动了公众神经,占用了公共资源,引发了社会不满,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却仍有不少启示值得汲取。

首先,对于政府主管部门来说,事虽有假,公众的情绪却是真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出台重大的政策、规定、标准、制度,尤其是那些和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都应当多听民意,顺应民心,要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审慎地推出。一旦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与公众期许和群众利益背道而驰,也应该勇于纠错。

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鲜见。比如前些年公安部曾出台“抢黄灯违法扣分”的规定,原本是想要减少因抢灯造成的安全隐患,但在实际操作中不但效果不好,反而影响了交通安全和畅通,被广大驾驶人强烈反对,最后被及时叫停。

其次,众声喧哗的时代,新闻媒体更要恪守真实的底线,要有“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定力。这场“红绿灯乌龙”事件中,不少媒体也参与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没有权威信源和多方求证,仅根据一个直播平台的信息,就为了夺眼球、蹭热度而人云亦云,必然会失去应有的公正立场和客观性。

另外,这次乌龙事件中,直播平台未尽到审核义务,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据报道,事件的始作俑者、开直播宣传新规的“孙某良”在某直播平台的自我介绍是“一个有意思的设计师,有责任的交通文明宣传员”,8月22日中午,这个账号已经无法被搜索到,疑似已被销号。对此,公安部交管局的回应是:网上有人以“新国标红绿灯设计者孙正良”名义进行直播,系他人冒用孙正良名义并盗用个人照片。

这背后的套路其实很熟悉:先煞有介事地标榜“事关每个人”“学不会不能出门”,通过制造焦虑带节奏、蹭热点,建立权威后再以“科普”为名吸粉、引流,最后摇身一变成为营销号。先吸睛、再吸金是常规套路。如果在合理合法的范畴内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刻意夸大甚至制造谣言,平台就必须尽到管理和审核职责,不能只看到流量和热度,而忘记了社会责任。

科技
消费
最新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