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短讯:三项全国第一 一项全省最高 交出“全国试点”的滨州答卷
滨州网| 2022-08-10 06:31:56

8月初,又一个“国字号盛会”花落滨州,让这座城引来全国聚焦。

那么,有个问题必须回答——“第十届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高层对话会”为何能落户滨州?

作为主办方之一,滨州又将亮出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资料图片)

这就需要“跳出滨州看滨州”——在全国版图上,审视滨州的职业教育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本色、角色、特色,从而看清我们的实践是否对全国各地有所启发。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解密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的“滨州实践”。

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经过一年探索,滨州获得了“三项全国第一、一项全省最高”

2021年3月,滨州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

这意味着滨州的探索,是在为全国这项改革探路子、找办法,必然广受关注。那么,一年多来,咱们的试点成绩如何?

请看,三个第一——滨州是全国第一个对“双型”城市实行地方立法的地方!滨州是全国第一个实行“双元育人”和“双师”教学职教模式并行的地方!请注意,滨州还是全国第一个创新设立企业家旗帜广场的地方!

还有一个数据很结实:滨州是山东省职业院校开设专业与本地产业匹配度最高的地级市,在75%以上!

这三项全国第一、一个全省最高,源自强有力的体制机制创新。

顶层设计系统有力——我市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实施方案》《滨州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关于支持滨州职业学院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我市发展职业教育、强化产教融合、推进五权下放全面部署。

组织保障坚强有力——在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高地建设领导小组和“双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还设立了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工作专班。

清单化推进——围绕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制定23项政策清单;建立“双型”城市工作任务落实台账,明确推进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领导,实施月调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强化项目引领——2020年以来,全市财政性投资50亿元用于职业教育,每个县市区都有职业院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或校区提升项目。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投资16.75亿元,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滨州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超95%,中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成绩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

对学生、家长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那么,滨州的职业教育能否让家长们放心?

有这样一组数据:当下全市有职业学院2所、技师学院2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职业教育在校生6.3万人,年培养培训具有中等以上学历的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2万人。

请注意,连续3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本地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企业满意度均超过85%!

如此高比例,源于滨州职教内涵建设成效显著。

数据为证:2022年省教学成果奖中,我市高职获18项、中职获9项,其中滨州职业学院获奖数居全省第一位,中职成绩居全省前三,中高职教改研究项目重点立项数位居全省第一,中职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成绩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全省首届学校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中职组成绩居全省第一。

就院校来说,滨州职业学院成功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两个专业群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4所学校入围山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项目,27个中高职专业(群)入围全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每百万人山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数量居全省第一。

同时,“双师”队伍有力提升。我们扩大新型学徒制覆盖面,培树“渤海工匠”,评选优秀“导师”,聘用“能工巧匠”进职校担任兼职教师,建设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16个。

开放式办学,尤其是校企合作让滨州职教有了沉甸甸的收获。

近年,我市深入推行“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校企共建职教园区、产业学院,围绕魏桥创业集团、京博集团等支柱企业建立特色“冠名式”班级93个。目前,我市正在建设2个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3个新旧动能转换实训基地,建成校内外实训基地1040个。同时,各职业院校共与1000余家国内外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71所省内外职业学校建立校校合作关系。

在此期间,滨州市高级技工学校红色育人、职教改革、产教融合办学模式,京博集团积极推进的“N1N”校企合作模式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滨州模式”让全国瞩目。

以“五院十校N基地”和“双型”城市建设为依托,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结出累累硕果。

具体来看,我市专业设置注重与“5+5”十强产业形成紧密对接,更加精准、更富有特色,提升了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

如当前滨州市职业学校共开设134个专业,门类齐全,共涉及18个专业大类,涵盖三次产业。同时,主动对接产业需求,适时升级改造专业。滨州市各职业学校积极进行专业调整,其中新设56个专业,合并、更名89个专业。为顺应产业变革趋势,我市通过时间序列法,预测出未来5年滨州市职业教育12个专业大类的人才培养数量及国民经济行业就业人数,将二者进行适配分析后发现哪些专业大类的毕业生在未来5年将出现过剩或短缺的情况,需适当调整专业布点,控制招生规模。

同时,大量科创平台正在赋能产业发展。

目前,我市已建成省级技能技艺传承创新平台14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6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6个,产业技术创新的“话语权”全面提高。已申请发明专利273项,立项市级以上科研课题234项,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70项,切实帮助100余家企业解决多项生产技术难题。

这些平台还以精准扶贫为核心,助力乡村振兴。建立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鼓励各职业学校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研发新品种、集成新技术,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户持续增收。共建“现代职教研究工作室”智库团队,围绕职教改革、教育与产业对接等问题开展研究,深化区域智库建设。

面向未来,滨州已经有了这样的整体格局——以“五院十校N基地”和“双型”城市建设为依托,以集“产学研金服用”于一体的区域科创高地和产业平台为引领,不断突破优势产业集群,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尤其值得骄傲的是,校企合作迈出革命性步伐——积极鼓励骨干企业与院校联合举办应用型大学。魏桥创业集团、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中信集团联合筹办滨州理工大学(暂名),设立智能制造与大数据、金属材料等8个应用型学院,构建“研究院、专业系、产业园”一体化科创模式。这一模式,着眼动能转换,强化创新驱动,将实现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三家”融合,创新链、产业链、投资链“三链”耦合,致力于“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系统性重塑和颠覆式变革。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双型”城市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奋力打造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争创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城市,谱写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新篇章。

科技
消费
最新热文